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24-04-17 17:50 北京
4月12日上午,2024汽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大会在常州经开区成功召开。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,设有1场全体大会和资本助力汽车科技创新、需求驱动与产业链协同、智能底盘科技创新、汽车电子科技创新4个分会场,同期举办汽车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路演活动,并展出了40余家初创企业及团队创新技术方案及产品。
4月12日下午,“汽车电子科技创新”分会场成功举办,会议聚焦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引领下的汽车电子发展新趋势,共同探讨技术创新如何推动汽车电子发展、科技成果转化如何推动产业生态融合。会议吸引了来自整车、零部件企业、投资机构、高校及行业的100多位嘉宾现场交流。
星纪魅族副总裁曾洋,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、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放,南京楚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楚詠焱,上海怿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薛春宇,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、高级副总裁严晓洋,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鹏,北京星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郑一辰,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张艳杰,捷飞科半导体(上海)有限公司战略产品规划高级副总裁、首席营销官赵兴华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。会议由赵兴华副总裁主持。
《汽车与消费电子产业融合加速 多终端构建智能出行新生态》
曾洋指出,在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3.0产业时代,汽车产业开始以智能化、生态化为核心竞争力。《汽车与消费电子产业融合发展白皮书》整合了历年来汽车和消费电子发展的数据及图谱,从当前汽车与消费电子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着手,探寻产业新趋势,正文约1.9万字,包括中国汽车智能化多终端融合赛道发展背景综述、中国汽车智能化多终端细分、融合赛道发展现状与趋势、中国汽车智能化多终端融合赛道展望与建议三个部分。
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、研发中心总经理 张放
张放从车主特征变迁、新能源车主的主要购买因素、市场现状、产品挑战介绍了当前智能驾驶的行业现状,指出L2+/L3级别自动驾驶是当前主流自动驾驶技术范式的终点,基于大模型/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方案是目前实现全场景L4的最可能的路线之一。融合大模型的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软件、硬件和数据闭环,通过有效利用不同芯片使其充分发挥效能、在云端建立数据化的平台、基于多模态模型的“以文搜图” 充分挖掘大模型的潜力,将促进智能终端的快速大规模落地。
《4D毫米波雷达引领下的中国智能驾驶感知发展新趋势》
楚詠焱从性能方面对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、激光雷达、超声波雷达进行了对比,指出毫米波雷达因具有全天候全天时、精确度较高、体积小、性价比高等特性在L2级别辅助驾驶上被广泛使用, 4D毫米波雷达在性能方面的提升解决了传统雷达的核心痛点,在智能驾驶感知国产化、低成本化、多传感器组合化的发展趋势下,以摄像头为主传感器、4D毫米波雷达为辅助传感器的主从优势互补组合不会被替代。另外,他也从产品、应用场景、解决方案等方面,介绍了楚航科技第六代雷达方案。
薛春宇指出,在软硬分离的趋势下,智能座舱软件开发存在多模交互、万物互联、驾舱融合等诸多困难点,日趋缩短的迭代频率也在挑战测试管理的极限。怿星科技融合汽车电子与ICT技术,自主研发高效、创新的软件产品和工具链产品,结合自动化测试平台方面的产品经验,提供覆盖整个V模型和多场景研发的“软件-研发工具-测试平台”的综合解决方案,让智能汽车研发更高效。
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、高级副总裁 严晓洋
严晓洋表示,智能座舱是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产品形态演进升级的关键,是未来汽车产品力竞争的重要因素,产业链变革、用户需求增加、数据安全问题都将深刻影响智能座舱发展。未来智能座舱将迈入场景生态时代,完整价值将逐渐被激活,智能座舱从各种意义上完美贴合了第三空间的定义。作为第三空间,智能座舱需满足个性偏好、社交娱乐和互联服务,也是个性化交互、多模式交互的集成,需要基于用户体验用数字化能力构建可持续迭代的座舱第三空间。
《传统产业在“新趋势和新变化”下的“新方向与新发展”》
陆鹏指出,汽车创新70%来源于汽车电子产品,在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、政策支持助力市场发展、消费者需求推动市场升级、国际合作助力市场拓展的新趋势下,汽车电子市场将有更大更多的新变化。作为汽车传统电子行业,面对行业新趋势、新变化、新机遇,必须有新的方向和新的发展。日盈电子在坚持生产智能化、研发不断创新基础上,也在布局5G智能制造,向着实现百年、国际化、高品质、新时代的企业迈进。
郑一辰表示,在国家积极发展“新质生产力”的引领下,为加速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,中国特色的车路云一体化商业化进程将全面加速。他从面向智慧城市&智慧交通的系统体系架构、X-Cloud 智能网联云平台、智慧车载终端技术架构、人机界面交互技术架构全面分析了车路云的系统架构,从车端、路端、云端、应用端介绍了全栈式车路协同的产品支撑,并介绍了其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、智能网联测试场建设、双智试点城市建设案例。
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总经理 张艳杰
张艳杰从公司定位和愿景、布局、研发能力、资质等方面介绍了经纬恒润,公司的电子产品、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、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形成“三位一体”业务布局,覆盖电子系统研发、生产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各个阶段,在核心技术、应用场景、行业客户群等方面相互支持、协同发展。同时,他也指出,在E/E架构升级带来的巨大冲击、外部针对中国的高科技封锁和制裁背景下,自主品牌走向全球是必然会发生的,生态体系的竞争成为未来取胜的核心,工程化能力和前瞻性布局成为未来取胜的关键,战略布局方向和时机一样重要。
捷飞科半导体(上海)有限公司战略产品规划高级副总裁,首席营销官 赵兴华
赵兴华指出,汽车电子电器架构进程加快,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化场景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机会,芯片作为汽车电子重要的组成部分,需要提前做好应对新趋势和新变化的准备。在摩尔定律基础上发展新技术既是车用半导体发展的挑战,也是机会。打破政府间的隔离墙、车厂间的隔离墙、企业成长的天花板,在新电子电器架构下有效组织芯片和方案,是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问题、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有效途径。